中山市青少年体育舞蹈协会
全民健身筑未来,以舞为媒写新篇——第十七届北京市体育大会体育舞蹈比赛圆满落幕
青春从不服输,当下便是回响。5月10日,第十七届北京市体育大会体育舞蹈比赛在北京地坛体育馆拉开帷幕。作为北京市全民健身品牌赛事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次赛事吸引了来自全市专业院校、俱乐部及业余团体的1630名选手同场竞技。两天时间里,选手们在500多个赛项中展开激烈角逐,于舞台之间见天地,让心中的炙热在夏日绽放。 体育舞蹈项目作为覆盖年龄段广、参赛人数多的群众性项目之一,展现出其独特的魅力,生动诠释了全民健身与城市发展的深度融合,为首都“十四五”体育事业收官之年增添了一抹色彩。值得一提的是,本次赛事在规模与参与度上再创新高,从2024年的3000多人次增加至4864人次,覆盖青少年、中老年、特殊群体等全年龄段选手,充分展现了体育舞蹈“群众性”与“专业性”并重的特点。 人潮涌动的赛场内,既有专业选手的技艺较量,也有业余爱好者的热情绽放。赛事为业余舞蹈爱好者特别开设了精英组,让他们可以同北京市体育舞蹈队的选手同场竞技,这样的竞技体验让业余舞蹈爱好者向着专业领域又迈进了一步。本次赛事不仅延续了往届赛事的公益性传统,更与2025年北京市体育工作要点中“推动基本公共体育服务均衡可及”的要求相呼应,彰显了体育事业的温度。 作为北京市体育总会牵头打造的精品赛事,本次赛事深度融入首都体育事业发展大局,紧密对接2025年北京市“培育赛事消费新动能”的工作部署,带动赛场周边住宿、餐饮、旅游等消费,凸显了体育赛事对城市经济的多维推动作用。 除此之外,技术升级为赛事注入了新活力。4K超高清信号传输结合多机位切换与动态优美,将体育舞蹈的艺术性与竞技性立体呈现,让观众可以通过线上平台实时观看比赛。这些创新实践不仅优化了参赛者与观众的体验,更体现了北京市“以科技赋能体育治理”的改革方向,为“赛事+”的探索提供了范例。 从宏观角度来看,这场万人瞩目的体育盛会正是北京市构建更高水平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的生动注脚。在“十五五”规划开局之年,赛事通过降低参与门槛、优化服务供给,让更多市民共享体育发展成果;通过创新青少年运动员培养体系与赛事体系,为竞技体育储备人才;通过公益联动与技术革新,探索体育事业可持续发展的新模式。青春的五月,舞动的京城。这场跃动的体育舞蹈盛会,正以蓬勃之姿,为北京建设国际赛事名城、书写体育强国篇章奏响时代强音。 5月10日晚,中国体育舞蹈联合会副秘书长曹辉,北京市东城区体育局党组书记、局长段勇,北京市健身操体育舞蹈协会会长崔国庆,北京市健身操体育舞蹈协会副会长兼秘书长孙毅等领导和嘉宾出席了开幕仪式。 本次赛事由北京市体育总会主办,北京市体育总会秘书处、北京市健身操体育舞蹈协会、北京市东城区体育活动中心承办,北京市健身操体育舞蹈协会体育舞蹈专业委员会、北京市海淀区体育舞蹈协会等单位协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