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山市青少年体育舞蹈协会

News 新闻资讯

学国标的正确打开方式:利用业余时间,也要专业态度

时间:2025/2/18    分类:舞蹈知识    阅读次数:35
内容提要

学国标的正确打开方式:利用业余时间,也要专业态度

在学习国标舞的过程中,“专业”和“业余”,是不少家长频繁提到的一组词。“反正我家娃未来也不走专业,随便学学就行”“又不是要成为专业舞者,没必要那么投入”“这次比赛不参加了,跳不过那些专业的”以上说辞,相信国标舞老师们再熟悉不过。学习国标舞,我们经常听到业余组、专业组,业余舞者、职业舞者、专业生等等名词。但是家长们真的知道,专业和业余,到底代表着什么意思吗?它们之间又有着怎样的区分和差别呢?

先来从词源来看。专业一词,中文源自"专"(专注、专门)+"业"(职业、事业);英文Profession,来自拉丁语professio,意为公开声明从事某项工作。业余一词,中文源自"业"(职业)+"余"(剩余),指职业之外的活动;英文Amateur,源于拉丁语amare,意味爱;后延伸成amator,意为爱好者。在国内的国标舞语境里,赛场里的业余和专业(职业),主要是以舞者时间付出以及是否为院校专业生来进行划分的。我们常说的“走专业”,往往是指孩子在小学或初中毕业后,考入艺术院校或进入高校里的国标舞专业学习,决定持续在这个领域精进,愿意在这个项目上花费大量的时间和心力,且将未来人生的职业规划与国标舞紧密绑定。

而所谓的“业余”,则多指利用业余的时间去学习国标舞的人群。比如,坚持学习国标舞的普高生,或是你在赛场“壮年组”看到的叔叔阿姨,他们都是属于业余舞者这个人群的划分。此处需要注意的是,国外对于业余和专业的概念,与我们有所不同。在国际赛场(比如英国三大赛事)中,除了组别Professional(专业组),第二高的组别Amateur被我们翻译为“业余组”(对应国内的甲A组),但是这里只是词组使用的问题,
参加Amateur组别的舞者,并不是我们所理解的业余舞者。
除此之外,国外很多地方都是没有“专业院校”概念的,当地的舞蹈俱乐部,包括学校里的舞蹈社团,承担了主要的教学工作。而这些教学单位里的老师,可能是现役选手,也可能是曾经的世界第一。对于他们来说,“业余”或“专业”的概念,原本就不是那么明晰。



👉 既然是业余,还需要认真投入吗?可能有些家长一听到“业余”两字,就会跟“随便学学”挂上钩。反正就是个业余爱好嘛,不用太严格,何必那么认真,也没必要投入太多时间和精力。这里大家忽视了非常重要的一点:任何学习,都需要认真的态度才能有收获。别忘了前面提到过的,业余一词的词源amare,在拉丁语里意味着“爱”。学习一项兴趣爱好,你能从它身上获得鉴赏美的能力,或能给你带来愉悦,本身就是“赚”到了。身处“业余”的位置,反而能消解掉那些额外的目标和压力,你会更加专注于这件事本身为你带来的享受。换句话说,“业余”何尝不是一种很好的状态。其实,今天学习国标舞的孩子,他们的自身水平,早已不能用单纯的“业余”或“专业”来划分。

“业余”时间学习国标舞的孩子,也能获得“专业”的水平。今天,这一情况在我们国内也逐渐普遍。在读初中之前,小学阶段拥有相对较多的自由时间,于是你会看到,12岁及以下组的孩子,他们开始像专业的训练模式看齐,无论是师从名师,投入大量时间精力学习,还是家长的重视程度,眼下的中国国标少年,水平已排世界前列,不能再用单一性的“业余”或“专业”去下定义。
在进阶到初中、高中之后,如果你仍想保持高训练量、高水准,或已经确定内心所爱,愿意将这项艺术作为未来职业,那么走进专业院校仍是好的选择;当然,这个时候你也可以选择保留这个“业余爱好”,利用业余时间力所能及地去学习。

赛场上的14岁、16岁精英组,向每一位坚持学舞的普高生敞开怀抱。只要你愿意,展示的舞台就在这里,业余从来不是专业的反义词,跳舞,就是这样一件看起来很“风光",实则需要一千遍一万遍不断重复的枯燥事。你必须拥有专业精神,才能真正坚持下去。而这些由专业精神所“构筑”起来的舞蹈,才是真诚的,能打动人的。不管你是专业还是业余,请记得,只有在自己热爱和坚持下,才能得到真正的人生奖励,才能走得更远,跳得更美!

网站地图    技术支持: 免费b2b网站
粤ICP备2022043481号